因为是坐在阳光下,所以苏青鸾下意识眯了一下眼睛:那是招弟和……她们村里面一个叫做陈志的年轻人。
这陈志人如其名,的确很“称职”,最开始在店铺里面最开始只是很不起眼的一个负责采摘果子的工人。
最开始这年轻人不显山不露水,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优势,毕竟摘果子这事情只要足够细心,总能够完成得十分出色,毕竟这玩意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逃不出一个“熟能生巧”。
不过随着相处的时间逐渐拉长,苏青鸾对手下这几十号人的脾气秉性也逐渐愈发熟悉,发现陈志这个人虽然在工作技能本身上不功不过,但是有一点十分出众,就是“劝架”。
几十号人一起工作,互相之间磕磕绊绊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是同事之间闹不和,平时倒也不太耽误什么事情,然而有些时候需要加班加点赶工,本就心里带着气,一起工作的还是刚刚吵过架甚至动手的人,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这样的情况往小了说是影响工期进度,往大了说,若两人从此积怨,以后闹出什么事端都不能预料。
所以苏青鸾的原则就是,能够当场缓和的矛盾,就不要把它们憋在心里。
然而劝架这件事儿是个技术活儿,得看人下菜碟,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苏青鸾也没有那个闲心,管了村民们吃饱穿暖还要管他们的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
所以“劝架”这个事儿苏青鸾的态度就是主打一个佛系,能劝就劝,不能劝就把结怨的两个人分别调开到两个不怎么打交道的工作“部门”。
如果这样一来还是忍不住要“找事儿”苏青鸾干脆就一笔赔偿款支付当月的工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她们这儿是正经工作的地方,供不起这种挑刺儿的大佛。
然而苏青鸾好几次发现,陈志这位大兄弟,什么时候都是笑呵呵的样子,好像没什么事情值得着急,和风细雨地和别人讲道理。偏偏若是有人真的扎刺儿不服气,他那身板子很是强壮,平素整日下地耕作或者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