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诸葛亮中计,惨遭大败,连夜逃回西川。
“军师,那马钧智勇兼备,竟能识破军师之计。”刘备还没从溃逃的慌乱中缓过来。
“不想马钧竟能看破我计,且设伏兵计在后,真乃将才也。”诸葛亮全没之前神气。
“丢了葭萌关,前功尽弃,如之奈何?”刘备心有不甘。
“既然用武不成,不如求和?”
“我看那马钧并无战意,且主公昔日与其父马腾共签衣带召,视为同一阵线,只为讨伐曹操。”
“可谴一辨士前往说之,若能结成同盟,其举雍凉之众兵出潼关,我们以荆州之兵攻取樊城,共伐曹操。”
“必能获胜。”诸葛亮转变思路,畅所欲言。
“如此可行,只是派谁前往说之?”刘备在选谁去游说马钧犯了难。
“李恢能言善辩,十分合适。”诸葛亮微笑看着刘备。
“嗯,确实不错。”刘备大喜,于是派遣李恢,往说马钧结成联盟,互不侵犯,共伐曹贼。
于是李恢独自一人来到葭萌关,马钧知其来意,大笑欢迎。
“公何来迟也。”马钧笑着接李恢进城。
“将军可知我来意否?”李恢摸着山羊胡须,看着马钧说道。
“无非前来做说客也。”马钧自信说道。
李恢暗暗吃惊,难道此人有窥测未来之法?
“既然如此,恢便直说了,我主刘皇叔昔日与令公马腾共签衣带召,只为共同讨伐汉贼。”
“而今汉贼者,曹操也。”
“衣带召上签名者,仅剩我主与将军两股力量。“
“我主刘皇叔愿与将军結秦晋之好,以汉中为界互不侵犯。”
“愿将军提雍凉之众兵出潼关,而我主提荆州之兵出樊城,共伐曹操,复兴汉室。”李恢一口气将诸葛亮嘱托说完。
“好,我早有此意,公可替我回复刘皇叔,马钧愿意与刘皇叔结盟,互不侵犯,约定起兵。”马钧欣喜,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