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请回舒有之后,马钧便拜舒有为乐理师傅,每日与舒有会于琴房,雍凉事务,都交给贾诩杨修等人去处理。
那舒有不愧为大师,十样乐器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古筝。
不过马钧是武将出身,生得孔武有力,双手硕大,十分粗糙,并不适合弹奏琴类。
一开始,舒有建议学习古筝,马钧双手拉弹,怎奈双手过于用力,琴弦一不小心便被扯断,每每琴房传来铮铮之声,只过几秒便传来琴弦崩坏之声。
因此,马钧弹坏古筝无数,却毫无进展,舒有暗暗叫苦:我一世英名恐将毁于一旦也。
城内琴商大喜:有马将军在,生意兴隆也。
舒有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算弹崩城内所有古筝,恐怕也难有成绩。于是让马钧改学胡琴。
马钧便请问:“这胡琴易学否?”
“胡琴者,又称乡胡,乃拉弦乐器。”
“将军自幼练武,手指粗糙,故不能弹奏古筝。”
“此胡琴相比古筝,更为适合将军。”舒有说着从旁边拿来一个类似二胡的乐器,琴筒呈长筒形,看来是使用毛竹筒制成,琴杆则是用花梨木制作,杆的上端呈弯月状向后弯曲,类似马尾。接着开始为马钧演示。
只见舒有盘腿而坐,手持马尾弓拉奏,马尾弓所碰之处便发出低鸣的响声,舒有右手不断拉扯,一曲便成。曲声深沉、悲凄,让人追忆往昔,心感悲凉。
“不错,不错。曲声深沉,别有一番风味。”马钧感叹,一丝一杆竟能传情。
舒有将胡琴递给马钧,先教授马钧正确握法,然后一手把着马钧拿着琴弦的手,亲自传授拉琴之法。
马钧虽然弹奏古筝不成,学习胡琴却有些许天赋,或因为胡琴较古筝技法简单,或因为马钧不懈的努力,数日之后,竟然已经可以独自拉奏完整的琴曲。
是日,马钧来到院中拉奏,舒有在一旁指导。
琴声萧肃空明,传入宫内,蔡文姬在屋内隐约听到琴声悠扬,却不知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