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起来,“还是你小子脑子活!光刻机出不来就光刻厂。”
光刻机之所以是系统产品,是因为其涵盖了数量繁多的精密零部件。
但是卿云提出的光刻厂,充满了苏式“大力出奇迹”的风格。
既然没法小型化、微型化、可移动化,那就造大的,就呆在原地不动。
如此,原本很多达不到的公差零部件就可以完美国产化解决了。
“也就是现在如蚀刻机、掩膜、光刻胶等等无法配套,否则KrF248nm其实都可以勉强掏出来的。”
卿云耸了耸肩膀,“DUV不急,一步一步的来。
能造芯片就行,我管它是光刻机还是光刻厂,我又不打算做ASML单纯指着这个设备盈利。”
章汝京看着卿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小卿,你这想法够大胆,不过也确实可行。光刻厂虽然庞大,但只要能稳定生产,成本自然会降低。”
卿云点了点头,“没错,章老,还是那句话,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光刻机生产的巨头。
核心还是在芯片上,而是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快速占领市场。
在这个问题上,半导体产业要算大帐,光刻机的小账我们直接pass。
只要我们能生产出合格的芯片,就不愁没有客户。
只要不愁客户,也就不要担心整体利润的问题,羊毛出在羊身上。”
梁猛松也插话道,“董事长说的对,如果我们能率先实现大规模生产,就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进一步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卿云闭上眼睛,陷入了长考。
办公室内,时间仿佛凝固,只有窗外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远处的车鸣声。
良久,他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看向了章汝京,“章老,要辛苦你了,1微米工艺立刻在华亭建4英寸晶圆示范厂。
同时, />
但后面三个厂要严格保密,特别是 />
“梁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