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卿云的身后,是一张硕大的图表,类似于气泡图的格式。
但上面的内容却和气泡图三变量毫无关系。
而是整个化工产业路径的产品图。
卿云的手中轻轻摩挲着手串,眼睛虽然闭着,但思维却在高速运转。
他时不时就会起身,拿起一面旗帜,贴在某个区域,又拉动着墙面上的线条串联到其他的板块上去。
通过这个图标的变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某个材料的形成或者某个工艺的改进,会影响到哪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此刻,卿云在超重力技术上插上旗帜后,便拉动线条关联到了聚氨酯原料、纳米药物和纳米分散体、丁基橡胶、高黏体系、废碱液氧化再生、尾气净化,又从这些材料和工艺技术上关联到了相关的行业或者进一步的材料、工艺。
膜过程耦合技术则直接关联到石化、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能源行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指向了航空航天、风电、汽车、压力容器、建筑材料、半导体电器、船舶、碳碳复材……
此时他的动作,秦缦缦和其他人均是无法完全理解的,只是不明觉厉。
但若将他的工作放在华科院等科研重地,无疑必定会引起如同原子弹爆炸一般的轰动。
因为卿云所进行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系统工程,而是一种宏观的、跨领域的系统思考。
这是系统工程的工作模式。
但卿云所做的系统工程,并非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行业的系统工程,其规模和深度远超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
他不是在规划一个产品,也不是在策划一个行业的未来,而是在描绘一个国家重化工业的全貌。
这个系统工程涵盖了所有相关的中类、小类工业门类,从基础化学品到高端材料,从传统工艺到现代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被细致地考虑和规划。
在卿云身后的硕大图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大字——“身、心、魂”。
这三个字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