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旁边的谢校长一边走着,一边感慨着,
“我最喜欢的校园风景还是蜀大内的那条林荫道,此刻是冬天,树叶寥落显得有些沧桑了。
但夏天我刚来蜀大时,一眼就爱上了这片金色,它是给人一种大隐隐于市的静谧和安详……”
“‘内本着良心,上看到国家,下看到百姓’是邵从恩老校长的平实之爱,‘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是巴金对人民的大爱。
同时,蜀大也是充满生活之韵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卞之琳对张充和的苦恋,‘朱颜青鬓都消改,唯剩痴情在。年年辛苦月华知,一似霞栖楼外数星时’是曹诚英对胡适的长情,……”
工科院士出身的谢校长,竭力的渲染着蜀大的人文气息。
目的嘛……
自然是薅羊毛的!
世纪初,985的校长都是一个德性。
本职工作以外的重要职责就是‘化缘’。
其实,在985、211时代之前是有99所重点大学名单的,由中枢进行管理。
但当时的经济条件不足也是现实问题,于是进行了管理方式的调整。
说白了,就是大学的科研教育经费改为由属地承担。
这凭空冒出来的一坨成本,就非常考验属地的财力了。
随着进一步的改开和经济发展,各地的财力拉开了水平后,经费的区别,造成了高校科研水平的二元分野。
所以,才有了‘211’、‘985’的出炉,必须提质增效。
而高校对这两类工程的角逐,说白了就是对专项支持的争夺。
摆在属地面前的逻辑就是,相当于原来的属地需要掏一块钱,现在需要掏两块三块,但中枢对等的给了两三块。
人人都知道优中选优的好处,属地更不是傻子,大学发展的好,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自然会是全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