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天下,在紫金山上称帝,建国大明,年号洪武,人称洪武大帝,而你则被册立为皇太子。】
【同年,朝廷成立中书省和都督府,想要让你担当中书令,被你父亲朱元璋驳回,他认为你学识依旧不够渊博,需要继续学习治国之道,至少需要达到博通古今的程度。】
【你父亲对你极其溺爱,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这便是朱元璋为朱标储备的班底。
堪称豪华整容,这也是为什么朱标被誉为是最为稳固的太子重要原因。
本来朱重山也会成为朱标的老师之一。
只不过朱重山在开国之际,便辞去了朝中事物。
不问朝政,因此,朱重山才没有出现在上面。
【并且,你父亲还专门为你收录天下书籍,给你配备了十个伴读青年,要求你的一言一行,都要遵循礼法。】
【你也一直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
【洪武四年,你和开国将军之一的常遇春的女儿结婚。】
【洪武七年,你的长子朱雄英出世,洪武十年,你的次子朱允炆出世,这一年你父亲有意让你开始监国,教你为君之道。】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胡惟庸权利越来越大,准备夺取沐英准备送往应天府的传国玉玺,被大将军朱重山识破,胡惟庸案爆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