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你应该没少听说过千里大旱的事情吧。”
朱元璋轻叹口气,这是百姓最怕遇到的天气。
数年不下一滴水的事情,在大明国土上并不罕见。
“土地不再生产粮食,但是人依旧需要活着,这个时候百姓怎么办?
他们需要拿钱去粮店买粮食。
可是百姓岂有那么多钱?
没钱也好办,卖家里的东西,耕牛,布匹,乃至房子。
等到最后卖无可卖可怎么办,那就只能卖掉最珍贵的土地。
现在我们明确了第二条原则,在漫长的一生中,总有很多的荒年,让百姓不得不出卖土地。”
朱元璋微微皱眉,荒年百姓生活困苦,他是知道的。
毕竟自己就经历过同样的日子。
百姓手中没有资产,为了活命,就只能卖地。
“接着,便是第三个问题。
土地卖给谁?
我知道你心中肯定会说,有钱人。
错,有钱人会买土地,这不假。
但大明朝土地最大的买主并不是商人,而是士绅。”
“为何?”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因为士绅不纳税,这是老朱定下的国策。
我们不论老朱为什么订这项国策,单纯从经济方面来说。
士绅不纳税,他们买下土地的成本更小,价格自然要比商人出的高。
所以,百姓卖地的首选,就是士绅。
人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也许刚开始还只是荒年百姓不得不卖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绅为了让自家的土地更多,会逼迫百姓卖地。
你要明白,士绅从来不在乎百姓如何,他们只在乎家族的壮大。
现在,我们明确了第三条原则,
百姓手中的土地流向士绅。
造成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百姓成为佃户,子子辈辈都给士绅打工。
自耕农会越来越少,佃户则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