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棉布,是苎麻纺织的麻布。
纺织夏布的麻线有粗有细,越是细的,越值钱。麻线粗的,就是账面上所记一匹三百六十文那个,是府中下人夏衣的主要料子。
麻线最细的,是十六阿哥从内务府淘换来的,曹颙的夏衣料子,比最好的绸缎还要贵。
要是这个东西质量好,用处也很多,除了缝夏衣,还能做蚊帐什么的。
初瑜见丈夫关注起这个,少不得相问。曹颙只提了十三阿哥府的困境,没有说自己背负了“圣旨”,省得妻子关心则乱。
初瑜倒是真有些上心,毕竟十三阿哥是她亲叔叔,又对丈夫有救命之恩。
只是对于这些商贾之事,她也知之有限,就专程请来韩江氏相问。
听说是为三十万匹夏布找出路,韩江氏也蹙眉。
京城人口,也不过百万。这夏布,又被时节所限。就算开上几个布庄,想要卖完这些布,也得三年五载。
初瑜见韩江氏不吭声,道:“真的很难?见大爷念叨了好几曰,怪愁人的。”
“若是棉布,不受时节所限,还好处理些。夏布,不如棉布结实,不耐磨损,多是只能穿一季。寻常百姓家,生计艰难,未必按季裁衣服,单衣就能过夏。富贵人家,则要穿绸,嫌弃这夏布粗。”韩江氏想了想,回道:“如此一来,这个东西的销路就有限。”
“时节所限?听说两广云贵等地,四季如春,没有严寒。那边呢?”初瑜想起前些曰子使人送来南洋货张义,问道。
韩江氏闻言,点了点头,道:“若是到了南边,四季不分明,或许好销些。只是夏布不是稀罕物,民间百姓多种桑麻,耕织自用。”
初瑜听了,只能感叹一声,道:“怨不得大爷要为十三叔担心,这个东西看来要积压在手中,如何能不愁人……”
*就在初瑜感叹时,曹颙已经开始查看曹方取回来的布样。
还好,听曹方所述,虽有污损破旧,但是因霉变虫蛀的布匹不多。
都是没有被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