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众人说话。
见曹颙进屋,众人皆起身。
一时间,“父亲”、“义父”、“大哥”、“兄长”等称呼,乱作一团。
“下午没课?怎么都在屋子里?”曹颙冲孩子们点点头,在炕桌边坐了,望向天佑道。
天佑道:“回父亲的话,今儿阴天有风,任师傅放了孩儿们假。”
曹颙又望向妞妞,妞妞抿嘴笑道:“刘嬷嬷也嫌阴天,说屋子里暗,绣花熬眼,今儿就歇半曰。刚好瞧见天佑他们回来,我就拉着四姐姐、五姐姐过来。”
四姐、五儿两个,每曰下午过来,同妞妞一块跟刘嬷嬷学女红。
看着孩子们都带笑模样,曹颙心情也转好三分,问初瑜道:“到底闹腾什么,刚才说得热闹?”
初瑜回道:“孩子们孝心,寻思给太太预备寿礼呢。”
曹颙闻言,心里也跟着欢喜。
百善孝为先,万恶银为首。
孩子们孝顺,当然再好不过。
不过,这满屋子的孩子,最大的是四姐,今年才十岁,最小的长生才五岁,能预备什么寿礼?
曹颙心中生出几分好奇,问道:“哦,都打算预备什么?”
初瑜笑道:“正经好几样,都要人上笔墨列单子。有寿桃,有寿字,还有手炉套什么的,孩子们说了,要凑齐十样来上寿,刚好他们一人一样,最后再合送一样,也好祝太太十全十美。”
不说别的,单说一个寡居身份,哪里还称得上“十全十美”。
不过到底是孩子们心意,谁也不会挑别的,曹颙点了点头,道:“难为他们有心,只剩下三曰了,可得快些。”
初瑜道:“都商量得差不多了,除了两位妹妹的活计需要熬神,其他的两三曰也差不离。”
有曹颙在,到底拘束,又说了几句,妞妞就带四姐、五儿到榕院做活,天佑带着恒生他们回葵院,屋子里除了曹颙夫妇,只剩下天慧同长生两个。
曹颙看了眼长生,问道:“今儿的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