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宜妃心里虽是不耐,但是为着哄她说话,便只有忍着姓子。
她亲自端了酒壶,给端嫔满上酒,道:“我的老姐姐呦,这是哪一出?这青天白曰的,哭啥啊?又是哪个不长眼的欺负了你不成,跟我说,看我不揭了他的皮!”
端嫔一边摸了泪,一边说道:“再过半个月,就是端午了,端午过后就是十一阿哥的生祭,这转眼都去了二十年。要是十一阿哥还在,如今怕是儿子都要娶媳妇了。”
毕竟是自己个儿身上掉下来的肉,听提及夭折的三子,宜妃心里也有些难受,将酒盅送到端嫔手中,道:“老姐姐,还提这个做什么,让人跟着难受?你放心,五阿哥那边有太后,本宫不好做主,小九那边五个儿子,往后挑一个给你做孙子,姐姐百年后总让姐姐能吃上香火供奉就是。”
五阿哥自幼养在太后宫,大了后也是多亲近那边。
太后对自己拉扯大的这个孙子也是格外宠爱,从孙子到重孙子的事老人家都要张罗张罗。所以,宜妃这个生母,才说做不得五阿哥的主。
“这话当真?”端嫔却是有些不敢相信。
老人家在宫里大半辈子,多是孤零零的,如今晚景凄凉,看到别人有子有孙,也是打心眼里羡慕。
听了宜妃这一句,如何不让人意外与期待。
宜妃却是不着急回话,看了看那酒盅,笑着说道:“姐姐先吃三盅,本宫再说这真啊假的!”
端嫔本就嗜酒,听了宜妃这句话,立时干了一盅,也不等别人给倒,一手酒壶,一手酒盅,自斟自饮,又连着喝了两盅……酒过半酣,端嫔的舌头已经是直了,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
宜妃挥挥手,打发屋子里服侍的人下去,给端嫔夹了口菜道:“老姐姐,你是在万岁爷大婚前进宫的,见识过元后娘娘的尊荣。都说万岁爷心里对这位娘娘最是情重,我却是进宫晚了,没有得见娘娘。”说话中,带着几分惋惜:“元后娘娘薨前,后宫子息不繁,想来这也是万岁爷专宠中宫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