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坏蛋。”任国安说:“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我们还组织学习过他的《吕氏春秋》,他有一段话,是要求我们背诵的,我现在还记得: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都国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而归之。在这段话里,他提出了‘义兵’的思想,所谓义兵,就是‘正义之兵、仁义之兵、勇义之兵’。一部战国史,从始至终战争不绝,一场大战伤亡的人数往往在数十万以上。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俘竟有40万人被坑杀!此战是古往今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当时吕不韦正在邯郸,亲历了战争给赵国造成的创伤。因此他执政后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以减少损失,反对在战争中大规模屠杀,大大减少了战争的创伤,以至于后来取得了更大的胜利。应该说,吕不韦的战争观是进步的。”
任随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说起这纯理论姓的东西,没想到行伍出身的父亲居然还会知道吕不韦,知道自己从未涉足的义兵说。问道:“我听过一种说法,兵则无义,意思是既然已经兴兵,破坏是肯定的,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至于吕不韦的义兵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对军事行动破坏姓的一种修正。”
“你这种想法正好是催生义兵学的前提。”陈维政说:“在战国时期,因为战争太多,杀戮太过,很多人对战争很厌恶,提出了偃兵学。意思是要休兵,停战,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利益的需要,是发展的必然。但是,在战争中应该恪守一点,就是义兵。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也是被*无奈。”
“抗战时,南京大屠杀,万人坑,千人斩,这些可没听说过什么义兵。”任随说。
“义兵,说的是国内战争,对境外战争,是不能谈什么义兵的。如果跟侵略者谈义兵,不如直接把头伸到对方的屠刀下更省事。”陈维政说:“在清末,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当时的无聊文人就用中国的义兵说对抗西方的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