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是为什么?”
苏璟说的这些人,朱标还真都在史书上看过,全都是人才。
“学生以为,这是刘邦的能力,他识人善用,所以才能发掘出这么多厉害的文臣武将。”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
苏璟立刻摇头:“太子,我问的和你答的,可是两码事。我再问你,就说你父皇吧,现在大明的六个国公,全都是凤阳人,这难道也仅仅是因为你的父皇识人吗?”
朱标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然后道:“难道苏师的意思是,其实人才哪里都有,哪怕是一个县的人才,便足以治理一个国家了?”
“可是为什么呢?天下之大,能安邦定国的人才难寻啊!若是真如此,父皇也不必苦心去寻找各种人才了。”
朱标陷入了疑惑,他觉得苏璟说的有道理,但好像又有什么地方不对。
苏璟笑道:“太子,你说的没错,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身边的人,还是你父皇身边的人,其实他们一开始,并未有安邦定国之才,也没有领兵打仗之能,甚至是他们自己,亦是能力不足。”
“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才是可以铸就的,身为帝王的身边人,他们有着别人所不能比拟的平台和多次试错的机会,在不断的磨练和挫败里,只要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总是能将能力锻炼出来的。”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人的能力,是由平台决定的。若是刘邦不能夺得天下,那么他身边那些人,也无法成为安邦定国的人才。有些人,放在县城之内,就只有治理县城的能力,若是放在州府之内,便有了治理州府的能力。当然了,前提是给与足够多的试错机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王公贵族的子弟通常要比寒门子弟更有能力更加优秀的原因,因为他们做错了一次,还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而寒门子弟通常第一次错了,便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苏璟这番话,直接把朱标给干停住了。
苏璟也不着急,朱标停下,那边看看这街市两旁的小摊。
熙熙攘攘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