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一本正经地推荐公孙鞅的时候,忽然觉得很奇怪。既然此人才华如此出众,那么为什么没有早推荐给自己呢?
恍惚中,当年吴起被公孙痤排挤,远走他乡的事情被魏惠王回想起来。他对公孙痤这种为了保全自己权势,而嫉贤妒能的行为颇有些不齿。原本为了国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臣,在他的眼中似乎变了些味道。尤其是当公孙痤非常认真地告诉自己,如果不重用此人,那么就一定杀掉以防其逃走到其他国家之后,这个有些自负的魏王心中,更加不屑了,甚至觉得,应是老人病重,有些糊涂了罢!
在公孙痤极力推荐这个年轻人,并请魏惠王对其委以重任的要求提出之后,魏惠王甚至有些冷淡了,他觉得一个因为不舍得自身权位而不断地排挤贤能之人,他的临终嘱托中,到底又有几分真真正正是大公无私、唯才为国呢?
于是,魏惠王有些不耐烦地丢下了一句话:“可悲!老相国糊涂了,竟然让我泱泱魏国,之后听一个年轻人的话!”
“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若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史记》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
——《战国策》
魏惠王离开之后,公孙痤马上招来公孙鞅,劝告他,如果魏惠王没能听从建议启用他,那么就赶快离开,以防魏惠王杀人灭口。结果,公孙鞅不以为然地回答道:“既然您已经看出大王态度,不会听从您的意见重用我,那么,自然大王更不会听从您的意见杀掉我。”言罢,坦然离去。不久之后,公孙痤病逝,而公孙鞅则继续放心大胆地留在魏国观望,等待着机会。
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