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9年,还没能完全抚平伤痕的吴国再一次遭到了越国的攻击,越军前锋部队越过五湖区域,陈兵江畔,与吴国部队隔江对峙。第二年,越军于笠泽(今江苏吴江一带)开始突击渡江作战,早已养精蓄锐许久的越国部队连续三次击败了疲惫不堪的吴军。一时间,吴军尸横遍野,一败涂地。在近卫部队的拼死掩护之下,夫差才得以逃生,率领残部撤回姑苏城死守。
公元前475年,越军大部完成了对姑苏城的包围,范蠡却下令围而不打,消耗城中有生力量。公元前473年,在将近三年的围困之后,吴国部队军心涣散,士气低迷,整个吴国再也无力组织起一支能够力挽狂澜的抵抗力量了。越军趁机大举进攻,逼迫夫差蒙面自尽,彻底摧毁了吴国的行政体系,并将吴国王室赶尽杀绝。年底,吴国灭亡。
公元前486年,凯旋而归的越王勾践意得志满,甚至许诺与范蠡共治天下。然而,范蠡却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选择:退隐江湖。抛下了所有的荣耀之后,远遁齐国。并且,给好友文种写了一封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这封书信很快送到了文种手中,然而文种却没有听从好友范蠡的劝告,功成身退,反而继续留在越国,位极人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让文种有些麻痹了。越王勾践的性格受到了范蠡的极大影响,在勾践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范蠡的各种引导,让他非常了解这位君王。
公元前473年,越军平吴,北渡淮河,与齐、晋徐州会盟,称贡周天子,周元王赐越王以祭祀贡祚,命其为伯,越国声威大震。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一时间,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国一雪前耻,国内欣欣向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精兵悍卒杀气腾腾,一派霸主气象,大有席卷天下的帝王之姿。当年所忍受的耻辱和压迫,在这一刻,都千百倍地回报了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