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庆封放浪形骸,骄奢淫逸,甚至开始与下属的妻子私通。至此,庆封沉溺温柔乡里,醉生梦死。随后不久,将一切权柄丢给了其子庆舍。毫不费力就得到了一国权力的庆舍没有学会从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中挣扎而出的父亲一样的狡诈与严谨,却继承了其父骄奢淫逸的享乐作风。公元前546年,庆封出巡,公孙灶与公孙虿协同陈无宇(妫姓田氏)攻杀庆舍,庆封听到消息,匆匆赶回,已无力回天。权倾朝野的一代齐相,流亡吴国。
至此,齐国政坛逐渐开始回归正轨,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的凶狠狂徒接二连三地烟消云散。齐景公在各方忠臣的协助之下,终于开始逐步接手政务,饱受内乱困扰的齐国,渐渐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忠良之后并不见得一定是忠臣。前539年与前534年,公孙灶与公孙虿相继去世。公孙灶的儿子栾施与公孙虿的儿子高强共同执政,朝廷再次出现了臣强主弱的危险局面。前532年,陈无宇乘栾施、高强醉酒之时,联合鲍牵,率部讨伐,栾施、高强情急之下,打算挟持齐景公以博取机会,然而事败未遂,栾氏、高氏逃亡,田邑被田氏、鲍氏瓜分。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晏婴忽然出面,规劝陈无宇将缴获的财产、田邑上缴景公。自此,齐国皇族吕氏公族势力稍有增强,齐景公的亲政掌权也有了物质保障。
长达16年的内乱,虽然国内各方心怀不轨的势力被消灭平定,但也让齐国元气大伤。在晏婴等人一步步整肃朝堂的帮助之下,齐景公羽翼渐丰,终于走出了大臣专权的阴霾,亲理朝政。
并不是齐国的乱臣贼子层出不穷,也不是晏婴等忠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只是因为齐国作为春秋时期首位霸主,积累了太多的财富和利益。各路诸侯绝非圣人,一个强大的齐国,显然不符合各方利益。所以齐国的内乱背后,有各方诸侯推波助澜的影子。混乱的齐国失去了守护财富的力量,而晏婴作为一名三朝元老,在内忧外患之下,作为文臣,绝难抵挡各方刀剑。于是在他的选择、默认和利用之下,齐国境内混乱的势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