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自然要告一段落了,赵构等人知道萧明要离去,颇为不舍,萧明却道:“我在杭州为殿下建一座行宫吧,到时候你也有去处了!”
萧明离去给钦宗推荐了接任者,此人是陕西经略使席益,是一个颇具才华的将才,他也是听吴玠提起的,而吴玠则晋升为马军司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给杨雄当副手去了。
这边萧明黯然离去了,朝中的大清洗仍在继续,御史中丞王孝迪,京兆尹王时雍等人弹劾李纲用兵无章,致使宋军战斗力低下劫营之事就是明证!唐恪等人又开始攒撵钦宗罢免李纲,果然钦宗是个软耳根,在征得了耿南仲等人的同意后,三月,李纲罢相。
这一下就激起了民间的巨大反响,陈东第三次上书论六贼之罪,其中特别指出梁师成罪大恶极,而今仍留在宫中,要求钦宗严加惩处,以明诛赏。布衣张炳亦上书论梁师成罪。在朝野一片强烈要求声中,将梁师成骗出宫中,下诏公布其罪行,责授为彰化军节度使,遣使押赴贬所。正月二十九日行至八角镇将他缢死。
李纲罢相的同时种师道也被免职,陈东闻听大为愤怒,他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投降求和的奸臣,上书中道:“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又说:““陛下拔纲列卿之中,不一二日为执政,中外相庆,知陛下之能任贤矣。斥时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何陛下任贤犹未能勿贰,去邪犹未能勿疑乎?今又闻罢纲职事,臣等惊疑,莫知所以。“纲起自庶官,独任大事。邦彦等疾如仇雠,恐其成功,因用兵小不利,遂得乘闲投隙,归罪于纲。夫一胜一负,兵家常势,岂可遽以此倾动任事之臣。……”
“一进一退,在纲为甚轻,朝廷为甚重。幸陛下即反前命,复纲旧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