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五天的时间,朱枭终于把自己的三两亩田地签好契约租了出去。
此时正好是二月份的最后四天。
因为徐达给朱枭的令牌上写明了所属之地乃是应天,所以朱枭还要赶路去应天上任。
又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利,加上身份查验困难,所以一般人们在外出去异地是需要官府的路引好验眀身份。
在处理完田地租赁的事情之后,朱枭便凭着徐达给的那块令牌到县衙取了份路引。
一整晚的养精蓄锐之后,第二天朱枭踏上路程。
尽管朱枭到了大明之后并没有出过远门,但他脑子聪颖,还是顺利的在第三天的时候抵达应天。
一路赶来,水路陆路并行,良商奸商齐遇,光是路费竟然都花费了三两银子!
这让勤俭惯了的朱枭一阵肉疼。
“三两银子,我两个月也花不完啊!”
到了城门口,掏出路引顺利进了应天城。
进城的时候还问了一下守城卫兵军营在哪里,卫兵给他指了个方向。
当朱枭走进城内,看到城内景象的时候,不由得啧啧出声。
“不愧是大都市!”
古代人口远没有后世那么多,像朱枭之前所居住的平遥县,按照县城的规模来看,人口不算少。
但在大街上永远只看到三五成群的一些人,只有每当集会,大街上才会人头攒动。
可应天府这里,朱枭所看到的所有街道都几乎是人挤人。
叫卖声,熙攘声,络绎不绝,当真是繁华非常!
朱枭开始街道中穿梭了许久,终于感觉街上人潮渐渐变少。
又行走一段距离,离开闹市,此时朱枭已经可以远远的看见扎着许许多多白色营帐的军营。
不自觉的加快脚步,当朱枭到了军营门口时,发现排着长长的队伍。
过去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附近乡里征来的新兵在此报备入伍。
既是如此,朱枭便不用排队,越过队伍直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