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宋岳问的问题会是像“输出以内的倍数”这样简单的循环语句问题,但他没有,与其说是编程题,不如说他是一道实战的网络安全题。
有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题型,只是一些常规编程比赛的应试选手,对着这道题无从下手。
有能力的编程天才们在键盘上劈里啪啦一顿输出,失败,重试,失败,再重试,周而复始。
宋岳站了十分钟都没有得到回应,求助地看向陈教授。
陈教授此时看他已经变了眼神,他在想一件事,他试探地问:“你这道题,是从哪里来的?”
“是我一个叔叔给的。”
“就是邀请你去美洲的那位叔叔?”
宋岳点头。
陈教授认识这么一位美洲的大佬,单方面认识,这道题的手法,跟这位大佬很像。
“我能问一下,你的叔叔在美洲是做什么职业吗?”
没有经过明叔同意,宋岳也不会将他黑客教父的身份供出去,只说:“他开厂的。”
也没说错,建训练基地,培养出一批黑客,不就是工厂的流水线吗。
陈教授得到回答,也止住了自己的各种猜想,应该只是刚好在美洲得到了这样的题源而已。再说,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怎么会认识到那个位置的人呢,应该是多虑了。
宋岳多动症,站不住这么长时间,用求救的眼神看着陈教授,陈教授便把自己平时用的主讲座椅拉给他坐。
坐下来了之后,又无所事事,就打开了电脑上的记事本,重新试一下这道题。
投屏将他写的的代码展示在大屏幕,宋岳没注意,陈教授全程都在观察他。
一开始,宋岳说他想学编程,陈教授只当他是刚入门的计算机爱好者。
因为宋岳这人机灵讨喜,老友又老在自己耳边吹捧宋岳数学逻辑有多好,计算能力有多棒,未来的数学国家队扛把子,陈教授便爱屋及乌,把宋岳当疼爱的后辈看待,满足宋岳对编程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