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并且可以免费参加道观组织的各类道家养生培训班。”
金杨心里松了口气,这是菜园子门,随便出进。他不疼不痒说了句,“我大伯一心向道,本应该得遇平安,却不知为什么遭了无辜之灾?”
“金老居士往曰冲撞过太岁,而太岁乃众煞之主,君临天下,不可冒犯。因此这一煞注定躲不了。”说到这里静一道长微微一笑,笑容显得有些无奈,说道:“我劝过他,让他提前离开道观,可化解此煞,但这煞不免降至他的至亲身上。金居士拒绝。”
金杨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不禁陷入沉默。他第一站前来青云观,本是要想办法让金大伯不要痴迷于玄学道法,最好由静一之口对大伯提出。可现在这光景,他却无法开口。静一的话已经说在明处,不是不能消灾,只是金大伯一心考虑怕祸及他,所以宁愿以身犯险。
两人来到静一的禅房,一名相貌俊秀的年轻弟子给两人冲泡上等好茶,然后作揖离开。
金杨喝了一口茶,他是茶盲,也就不谈茶,直接道:“上次得益于道长的点拨,的确大有裨益。金杨在此谢过。”
静一道长平心静气道:“你不必谢我,要谢该谢自己的祖荫。”
金杨“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静一道长放下茶碗,好整以暇道:“生活中,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而坏人却活得称心如意呢?我告诉他们,那是因为天道承负。若祖上过失做恶,则子孙无辜受祸;若祖上积德行善,则可以惠泽子孙;通俗地讲,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
“道长的意思,我有个积德行善的祖宗?”金杨对于因果报应和天理循环等宗教理论处于一种,我信理论但实际中不会太当真。他继续说道:“我记得道家有个比较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似乎和天道承负天理循环南辕北辙。”
静一淡笑道:“两者并不矛盾。自身的努力和天命如同外因和内因一样,相互依存,两者结合得越好则越成功。拿上次送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