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怒龙颜。
“马上给我联系公安部冯副部长,问问他我的财务总监无辜被拘到底是什么意思?”
“董事长!我们一直在拨打电话,提示占线……”
“安省长呢?给我回话没有?”
“……”
“柏书记呢?给他秘书打电话,告诉他,我要见柏省长。”
“已经打过,时间是下星期一……”
“下星期一?什么时候龙隆的待遇降低到这个程度?他们都以为我要完蛋吗?”郭正海大声咆哮。在他的字典里,他是西海能直接连线省委省政斧的几人之一。换半个月前,他就半夜打电话,柏和安都得从床上爬起来接听。
“郭总!邱作栋的电话接通。”他办公桌前的一个中年人举起电话。
邱作栋是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位不见得多高,但是隐形权利堪越一省之长。外资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商务部条法司的意见非常重要。如果招呼不周全,华夏的条条框框里随便挑一条就足以刁难对方一个月。如果招呼周全,程序就会走得非常顺利。
说起来,他和邱作栋打交道的年头不短,可谓“合作愉快”。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郭正海比任何都明白雪崩效应。他之所以找邱作栋,一是因为邱的胆子大,爱钱;二是因为邱家的根基深厚,也许不至于太怵汪小山和他背后的俱乐部。
早已摸透了这一层次领导的心态和脾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简直是门艺术。因此郭正海没有马上进入正题,而是东扯西拉几句,开始暗含机锋的语言较量。
他需要现金,急需商业部许可他出售股票。但是邱作栋干脆利落地回绝,不可能。至于原因,郭正海不想问,邱作栋也没说。然后郭正海将话题扯到第二主题上,他需要融资。
说起来怪,听起来也怪。一个企业家融资不找银行,去找商业部的官员,岂不是笑话。其实不然。因为邱作栋的巨大外资人脉,他身旁会集着一个小型掮客团体。当初他的龙隆顺利在港上市,幕后运作推手正来源于这个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