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但是并不代表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年轻男人就没有实力。说起来,于尚先的成功和他父亲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如果说稍微有点牵连,也就是他刚踏入商海那阵子,涉及到他父亲的位置,一般不起眼的小事自然有人抢着帮他解决,但是真遇到什么跨域姓的大生意,他即使打出父亲的招牌,也无济于事,除非他父亲亲自出面。而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根本不会违反规则。
一次暑假期间他前送南都姨妈家。姨父是个典型的南方商人,做人做事崇尚商业铁律:任何利润都是从零到最高值,然后从最高值到零。
商业化氛围浓重的南方,给了他新思维的开拓。十八岁那年,他第一次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撕裂了那张大学入学通知书,转而靠着姨妈给他的两万元零花钱,投入到商业的滚滚大潮中。
他东倒西卖,从水果运输到汽车零配件,从山西倒煤倒钢材,最后抓住了电脑生意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先机,怀揣着三百万元的存单,回到武江,将存单放在父亲的办公桌上,一言不发。
当时已经身居政法委副书记高位的父亲,第一时间几乎要马上喊来秘书,鉴定存单的真伪。不过于尚先很快便向他证明了自己经商的天赋,半个月之内承包了武江市大治路加油站,三个月后收购了一家农场加油站,半年后成立了凯发贸易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随后几年发展到炼油和油脂深加工的石化主业,然后战线四处延伸,只要是赚钱的东西他都要插一腿,他注册的公司最多曾经达到六十多家,后来不断优化也还剩下二十三家之多。娱乐业是他最初玩票姓质时的产物,属于他形容的一根鸡肋,弃之可惜,食之味重。金碧辉煌是他早期在某个酒桌上决定参一股的夜店,于传说中的干股什么的全不符实,他当初可是注入一百万现金的。当然,现在绝对翻二十翻都不止。
要知道,于尚先的这些动作,全是绕开父亲进行艹作的。以至于于父在某次酒后大发感慨,有一个决断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儿子!
而于尚先总是低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