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潘如镜死了,雁山嘴再次恢复到了平静的状态,不过此时的雁山脚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十五万人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仁字营督军潘震,终于采用了潘茂安的建议,强行冲营,彻底掌控雁山嘴的唯一通道,与此同时掌控山字营,清理陆家庄一脉。
无论是潘震还是潘茂安,此时都抱着侥幸的想法,认为只要他们仁字营采取强硬措施。不来你是陆离的山字营还是右护军,都不敢真的发生冲突。
只不过他们太想当然了,早就在“仁字营”开始筹备武力冲营的时候,山字营就得到了风声。然后连同“右护军”一起动了。
一前一后,十万大军开始改变军阵阵型,由防御性改成了攻击性,旌旗林立中,杀意滔天。甚至还因此引发了一场内部激烈争吵。
任何一个成型的势力,内部都有温和派与激进派之争,这种情况也在陆家庄一脉中出现了,尤其是在这种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刻。
在得到仁字营打算武力冲营的消息后,以尉迟烈、韩立、侯君集等为首的人主张先发制人,首先对仁字营发动攻击,正好顺便一举控制仁字营。
而以刘狐、张丹峰、孙阳为首的人则旗帜鲜明的反对,认为这时候应该后发制人,这样才能站在道义的一旁,而且冲突嫩避免就避免,毕竟陆离的命令是扼守雁山嘴。如果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很可能让某些人有机可乘,登上雁山嘴。这样无疑会坏了自家督军的大事。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异常激烈,谁都无法说服谁,但很快这个争论就戛然而止。
雁山脚下,十五万大军汇集,而且剑拔弩张,眼看着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终于引起了其他血魂势力的注意,在北伐变异人的关键时刻,他们决不允许这种内斗的事情发生。
先是血色战庭内部的人出面了,大兄端木烈、崔一荀、后勤总长崔楠、崔方寒、田昊等所有跟随大军北上的血魂强者都现身了。
他们奔波于山字营与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