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阵轰动。
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人倒是早知道志愿军便是辽东的义勇军,但却怎么也没想到曾与他们并肩战斗,且来往密切,交谈甚欢的“辛大人”竟是义勇军中威名仅次于冯华的邢亮。他们在惊喜之余,更是既感动又振奋。在台湾的大小官员纷纷内渡,弃台湾于不顾之际,邢亮这个堂堂的朝廷二品大员却甘愿放弃自己的地位身份,毅然率志愿军入台,这样的人岂是唐景崧之流所能相比。而其余的来自台湾各地的义军首领、士绅名流,虽也从各种传闻中隐隐猜到了志愿军的身份,但此刻得经证实并获知率队前来的还是义勇军中的二号人物邢亮,更是倍感欢欣鼓舞。此刻,所有人的心中都重新燃起了一股熊熊的希望之火,义勇军百战百胜成就的赫赫威名,不但将唐景崧等人离台内渡所造成的颓丧、悲观情绪一扫而光,而且还使得每个人都对胜利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渴望。
等到热烈的会场又渐渐安静下来,邱逢甲宣布了此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重新选举台湾民主国新一届领导人。由于刘永福在到达北埔后,已在与邱逢甲、邢亮、黎景嵩的私下交流中,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志愿军的全力支持,孤掌难鸣的黎景嵩尽管心不甘,情不愿,却也只得顺水推舟,表示新楚军也愿意服从志愿军的领导。因此,这次“台湾民主国抵抗力量联席会议”在正式开始前,各方就已经对会议的基本内容统一了意见。而台湾民主国主要领导人员的构成也不出所料的为大总统丘逢甲、大将军刘永福、国会议长黎景嵩以及具体负责全台抵抗力量作战的台湾抗日联军总指挥邢亮、副总指挥萧山……
在随后举行的组建台湾抗日联军的会议上,虽有个别义军首领存在不同意见,但在大势所趋之下却也进行得顺风顺水。吴汤兴、徐骧、姜绍祖、陈起亮、邱国霖等新苗军统领,本就为志愿军新竹-中坜一战表现出来的精神与斗志对邢亮敬服有加,此时更是借机纷纷表态愿意接受邢总指挥和志愿军的统一领导。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协商,志愿军、黑旗军、新楚军将作为今后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