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帅的心情也一定和自己一样激荡异常。
自《国闻报》将“台湾七战七捷,全歼倭寇近卫师团第一旅团”的消息披露以后,很快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天津的《直报》、《时报》、《京津泰晤士报》,上海的《申报》、《新闻报》、《上海新闻》,广州的《中外新闻》,宁波的《中外新报》等国内新闻媒体以及香港的《循环日报》纷纷转载,立时将国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倭寇武力侵台一事上。《马关条约》带来的奇耻大辱与台湾军民取得的巨大胜果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本已经十分高涨的自立自强呼声,在这一胜利的催化下,迅速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反日援台,一雪前耻”的巨大浪潮。
而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太阳报》、《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伦敦每日新闻报》,法国的《费加罗报》、《快报》,德国的《西德意志汇报》亦纷纷以“日本陆军在台湾遭遇滑铁卢,第一旅团全军覆没”、“台湾战事趋于激烈,日军新竹得而复失”为题,在显著的位置,占用极大的篇幅,报道了台湾军民抵抗日军进攻的最新新闻。其中,俄国的《新闻报》和《莫斯科新闻》的报道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台湾民主**队与日本国陆军在新竹、中坜激战”为主标题,“日军全线溃败司令官川村景明少将阵亡”为副标题,报道了日军第一旅团全军覆没,台军收复新竹、中坜四座城镇的消息。这是自台湾民主国成立以来,外国报章第一次将台湾军民对倭寇的抵抗冠以“台湾民主国”的称谓,其间究竟包含着什么,颇为耐人寻味。
台湾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包括基隆、台北在内的台湾北部大部分土地,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唐景崧等人亦纷纷内渡,这让许多在台湾民主国成立后持观望态度的国家一致认为日本据台大事已定,台湾民主国败亡只是早晚间的事情。日军势如破竹般攻克桃园、南雅、中坜和新竹之后,各国舆论更是呈一面倒之势,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拿昙花一现的台湾民主国当回事。不料,战场风云突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