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方面的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球员某些选择上的错误和问题。
当然,一场比赛是没办法很快改善的,常规赛还长着呢,快船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调整。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勇士进入了漫漫追分途,17分的分差实在是有些大。
每当勇士掀起一波反击的时候,快船总能在防守端给予强有力的回应,让勇士队好一会儿得不了分。
对勇士这种以投射为主的年轻球队来说,节奏上的缺失是非常难受的,汤普森、利拉德的投篮手感都被磨没了。
闵聪达坐在场边双手抱胸,看得那叫一个着急,心想:“早知道你马克-杰克逊那么笨,我就让你来快船做主教练了!要破这样的防守,换防,很简单,低位拉开干就完了!一球一球的干,慢慢的往回追啊笨蛋!”
要不说闵聪达这人篮球天赋高呢,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出快船防守端的花样,并找到了应对的方法——低位单打。
不得不说,NBA的战术有时候就是一种循环,相生相克。
从篮球诞生、兴盛之日起,低位进攻一直都是球场上的主流。
毕竟越靠近篮筐,得分越容易。
不过随着篮球技战术不断发展,低位进攻的地位也在不断降低。
80年代,场上几乎每个球队,从中锋到后卫都会背身低位进攻。
哪怕是控卫都能撅着屁股往里顶,低位背身单吃防守人。
大部分战术发起,都是从球员低位背身持球,搅动对方防守阵型开始。
到90年代,尤其是1995-1997三分线缩短这几个赛季,低位成为球队核心球员专属,其他球员以面筐和定点投射为主。
21世纪开始,低位背身逐渐成为巨星专属秘技,季后赛专用技能,某些时刻的特定战术,而不再是常规战术套路,更不是战术起手式。
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线低位怪兽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球场进攻的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强,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