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我叫王涛,前几天街道办通知我明年元宵后来这里下乡,所以提前过来看看。”王涛随意的把自己的目的地说出来。
“您好,您好,原来您就是上边安排带我们发展的人啊?”老者激动的过来握住王涛的手。
“老朽是这个庄子的村长李长泰,每次四九城村子评比,永泰庄都是排名在最后,前些天路过一个领导,我就求领导让给派一个有能力的人,帮我们庄子发展。”老者放开手,朝着王涛介绍了一下自己。
“大爷,咱们永泰庄有多少户人口,能劳动的有多少人?”王涛朝着李长泰打听道。
“咱们永泰庄,现在总共五十户,一共三百五二个人,劳动力的也就二百三十四个吧。”李长泰思索了一下,朝着王涛说道。
“这比例已经可以了,怎么会发展不起来?”王涛皱了皱眉头。
“唉,您不知道啊,这里土地不好,一点都不肥,去年小麦一亩才十斤,比往年稍微好一点。”李长泰无奈的朝着王涛诉苦。
去年全国水稻是平均每亩产公斤,小麦是公斤,玉米是公斤,高粱是公斤,小米是公斤,甘薯是公斤。
十斤的产量也才四十公斤,比平均的少了十公斤。
而去年还算是收成好的。
也就是以往可能就三十几公斤。
“没上些鸡粪、猪粪之类的东西?”王涛想了一下朝着李长泰询问起来。
“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就得喂甘薯一类,人都不够吃,至于鸡,鸡粪没有多少。”李长泰无奈的继续诉苦。
“肥料倒是好解决,我来的时候,从东边山脚下来的,我看那山里树叶很厚,您找村里人,把树叶子弄回来,找个大坑把树叶埋在大坑里发酵,明年就是上好的肥料。”王涛想了一下说道。
“还有木匠弄下的木屑,枯树的树皮,干枯的树枝,粉碎,这些东西经过两三个月的发酵,都是上好的肥料。”王涛看了一眼周围。
“这些都能当肥料?”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