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过后,宴会结束。
大臣们回到各自的府邸。
那些武将们,首先都是命人拿出酒水,准备一醉方休了。
建立了新朝,自己肯定能封侯拜相了,虽然不知道会是什么职位。
但封侯拜相还是有盼头的。
心里的那个激动啊,不用酒精麻醉一下的话,根本就见不到周公。
而那些文臣们,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激动的表情。
可看着那离开的步子,着实是欢快了不少。
朱标还没有走,他被朱元璋留了下来。
朱元璋看着这个优异的长子,考量似的开口道:
“标儿,你可知今日正堂内武将和文臣们的心思?”
朱标沉吟片刻,随即开口道:
“将士们,欲建功立业博得封赏。李善长更是如此。”
“至于刘伯温这些文臣,虽表面反对建立新朝...”
“但依孩儿之见,他们心里也是很赞同的。”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又饶有兴致的道:“哦?那你说说看这是为何?”
朱标接着说:“跟武将们的心思一样,谁不想功成名就?”
“他们文臣也不例外,但刘伯温不愿背负诟病。”
“毕竟先前投效元廷后又归顺父亲,若是他第一个同意,未免被世人所诟啊”
朱元璋颔首,对长子的回答很是满意。
要知道为君者,可以不善武,可以不通兵法。
却唯独不能少了城府!
“标儿,你很不错。为父先前也会担心你别的方面太强,而少了人心算计。”
“如今看来是为父多心了。”
朱元璋站起身,又背着手走了几步。
看向屋外那轮明月,想到了自己这个初生的皇朝!
又对着朱标说道:“标儿,你屡立大功,为父一定要重重的赏赐于你。”
朱标听后,却拒绝道:“父亲,赏赐一事,不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