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大汉初平元年,冬。
兖州东郡,濮阳城太守府中。
王晞坐在榻上,一边阅看手中的帛书,一边喟叹道:“桥瑁果然还是死在了刘岱手里。”
王晞本是一个入学两年的大学生,在三天前意外魂穿到了东汉末年。
前身和王晞姓名相同,体貌相似。
他年方二十,表字景明。
出身于豫州梁国睢阳县的一个豪强之家。
睢阳县中还有个大族桥氏,其族人世代出任高官显职,现任东郡太守桥瑁就是代表。
桥瑁因为看重王晞的同乡身份,以及王氏家族的强劲实力,遂任命王晞为麾下的都尉。
在今年初,桥瑁亲率大军去酸枣县和诸侯会盟讨董时,又委任王晞在濮阳留守,保卫他的大本营。
王晞穿越之后,融合完前身的记忆,当即就派出亲信去酸枣县打探消息。
他熟知两汉三国历史,清楚记得桥瑁就是在这段时间,被兖州刺史刘岱所杀。
结果还是迟了。
他刚收到亲信发回的帛书,上面详细记载了刘岱攻杀桥瑁的始末。
但对王晞来说,这件事情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更要紧的,是如何面对桥瑁死后的严峻形势。
参照历史上的发展,刘岱在攻杀桥瑁后,会任命王肱为太守,前来兼并东郡。
濮阳是东郡的治所,身为濮阳留守的王晞,自然首当其冲,必须要做出应对。
基本上,王晞只有两个选择:迎战或者投降。
虽然为人臣下,做个辅弼之臣,不是完全不可以接受。
但如果有可能自立争雄,王晞当然要尝试一下。
即便最后不能成事,再去带资投靠某位枭雄也不迟。
更何况投降也是要看对象的,怎么着也要是曹刘这个级别。
像刘岱、王肱这样的人物,可不在王晞的选择之中。
王晞不打算投降,那么就只剩一个选择——迎击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