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门出,就远了很多。
郭旭把刚回来的杨喜和御用监的小太监叫过来,让他们在后墙这里开两道门,一个吉祥门,一个如意门,这本是内官监的活,但御用监也有木匠,干起来更快。
现在皇宫的各宫殿的布局跟后世见到的不一样,后世大多是清朝从沈阳故宫复制过来的,比如说坤宁宫的南西北三大炕,要是在中间盘个炉子都可以吃灶台鱼了,非常明显的东北风格。
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就是冬天暖和,现在正是小冰河时期来临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气温降低,有个火炕不仅能取暖,还能防火。
想到了小冰河期,郭旭又想到气温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老百姓吃不上饭。北方的蒙古和女真也会有大批牧场的草被冻死,无法放牧,也就生活不下去了。
所以,他们为了生存就只能南下侵略大明王朝,而此时各地农作物减产,饿殍遍野,收不上税还要救灾,就导致了农民起义。
太乱了,明朝灭亡真不是一方面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赶到一块了,让这个本来还有希望生存下去的王朝一下子分崩离析了。
清朝入主中原后,这些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他们就是通过杀人,不断的屠城,让人们忘记了这些导致明朝灭亡的因素。
晚上的时候,朱由校又过来了,一般都是臣工去见皇帝,他倒好,不时地往臣工这儿跑。
郭旭就跟他介绍了火炕,就是和灶台的火道相通的睡觉用的床,用砖和泥砌成,也叫作“暖炕”或“暖床”。
另外还有一种地炕,地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也称火墙。墙下铺设火道,添火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火道和夹墙循环传到整个大殿,使房间温煦如春。
这种设有地下火道的房间才叫暖阁,他现在称呼的东暖阁是按后世习惯叫的,还不能成为正经的暖阁。
朱由校立刻就同意了,让他安排人从明天开始就干起来,明天就进九月了,天气明显变冷了,大冷天起床可是个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