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郭旭要去皇宫里见朱由校,没想到又被拉到了东厂,原来皇上的旨意已经请下来了。
昨天常云进宫去见朱常洛,把郭旭讲的都说了一遍,还说东厂人手不足,要从锦衣卫里补充。刚好当时值班的是掌印太监卢受,也不知道这位老太监出于何种目的,也跟着鼓动朱常洛就按常云说的办。
朱常洛目不识丁,既然两个老太监都说可以,那就可以,直接就同意了,卢受把大印一盖,这道旨意算是产生法律效果了。
据说王安知道后,请求皇帝收回这道旨意,说锦衣卫的人手现在也是捉襟见肘了,再让东厂调走一些人,严重影响他们的办案进度。
朱常洛又把常云和卢受招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常云直接要把案件甩给锦衣卫或者三法司,税银不进内库,跟他们东厂没有屁点关系,还弹劾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一味推诿责任,不思报效君王,不适合在锦衣卫担任指挥使了。
朱常洛又看看卢受,卢受也是附和常云的意见。朱常洛没有了主意,又害怕麻烦,就让常云还是按照原来的旨意去办。
现在常云把他叫到东厂来,就是为了去锦衣卫挑选人手的事。
“骆思恭不愿意?”郭旭问道。
“骆指挥使一直在推脱,说他的精兵强将都被派往各地了,一时间也召不回来,让我们再等上一段时间。”一个头目说道。
“谁去传的旨?王长天和沈无理呢?”
“是厂公身边的雷公公传的旨,王千户和沈百户在研究路线。”
“让王长天带人去锦衣卫把骆思恭给我抓到东厂大狱里,敢违抗圣旨,这是目无君父;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私下结交内廷外廷,他骆思恭是不是想造反?”郭旭一番话把刚进门的王长天和沈无理吓了一跳。
“王千户,你来的正好,现在就带人去锦衣卫,什么话也不要说,直接把骆思恭锁到东厂大狱,他要是敢反抗,直接砍了。锦衣卫是皇上的锦衣卫,不是他骆家的锦衣卫。”郭旭下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