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赞赏,“以前外城兴建时,也想从此开条路,工程太大又有山体滑坡,滑坡你是如何解决的?”.
唐通耐心地解释,“这很难解决,我只把山体修成斜坡式,这样滑坡的几率就少些,再就靠老天爷不要发山洪.”.
熊尚书听了哈哈大笑,“这条路可是用粮食堆出来的!”.
“人在饥饿时,粮食比银子管用.”,唐通说话带有幽默,也很实在.
这时前面马车开始往前移动,由于前面的车马太多,当熊道运的马车刚到狭窄隘口,唐通看到值勤的士兵,要把写开字的牌了挂在前面第二辆马车上,就走上去把牌了拿来挂在熊尚书的马车上,是自己手下的兵,他们还向唐通示好,这样就不用再等到下一批.
一路走来见到还有人在修路,熊道运不明白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都是自愿留下来的,还有交不起过桥费在干活抵费用,有些干着干着就留下来,有碗饭吃饿不着.”.
熊道运捋着胡须很是欣赏,“真有你的!”.
“人与人不同,吃不饱的人只要有口饭吃,他就感到非常地满足,再说这里包吃包住,对这些人来说就是天堂.”.
熊道运有点担心地问道:“这样慢慢地修,到什么时候能修好?”.
唐通表现出非常乐观表情,“只要我在这一天,我就督促他们干下去,总会有成功的那天,要的是恒心.”,又指着下面的山坳,“你看有好些人已在此安家,白天在此干活,种些瓜果蔬菜,拾些干果野菜,这是公家的山没人赶他们走,倒也逍遥!”.
熊道运并不注意这些人,而是在意唐通的这种劲头,一种不服输坚持到底的毅力.
这条窄路五华里多,不多久就到了大路.执勤的士兵过来拿牌子,给唐通行礼,”都尉大人!”,看来不认识熊尚书.
唐通便向熊道运行礼,“尚书大人!下官就不远送,大人一路走好!”.
这时有个声音传来,“我们到逢口镇转一下就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