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你,但身为主考官不亦与考生见面,希望你凭自己的实力,而不是靠秦家的关系!”.
郑良连忙点头,”我这一路都是靠真才实学走过来的,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请秦阁老不要另眼相待!”.
秦知宣和众人都很认同,秦知宣心中喜悦地说道:”我们家是很尊重年轻人的意见,至于你和秦家有没有缘份,还是看小女的心意!”.
郑良知道秦家小姐一定在竹帘后面在看着自己,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信心十足地提出,”请秦小姐出题考考,小生自信能令大家满意!”.
大家听了都转头看向竹帘内,静等了一会儿,竹帘走出一人正是抱琴,来到秦知宣面前轻声说了几句.秦知宣点点头,抱琴走了进去.
秦知宣会意地笑了笑,”考就不必!郑公子即兴做首诗吧!”.
这时仆人搬来书案和纸笔,郑良认真地苦思冥想,过了不久坐到书案边,挥笔一写而就.上写: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郑良写完待墨汁干透后,展开双手呈给秦知宣.
秦知宣认真地品味一番,连连点头,”郑公子很有才华!待小女鉴赏后再给郑公子消息.”,转头对秦老夫人问道;”母亲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秦老夫人不敢下决定,”就这样一切让馨儿定夺!”.
秦知宣抬手,”今天就这样,送送郑公子!”,郑良由秦知宣的四夫人带出秦府,一切都得等秦馨仪的认同,秦知宣的四夫人只能让郑良回去候着.
秦馨仪见了此诗,可叹将自己与李清照相比自知不足.但见郑良之才华横溢,不免惺惺相惜,但与唐通的刁钻老辣相比显得太稚嫩,只是缺少厉练,但也是可依靠之人.毕竟与唐通相识已久,还是有割舍不了的情份,这下秦馨仪陷入两难的境地.思来想后决定还是先搁置,待科举之后再说.郑良得知秦馨仪的决定,心里还是充满期待.
唐通比郑良先知道秦馨仪的决定,是因为秦府有自己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