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去迎候.
俞王赵履堤是嘉庆帝的侄儿,今年四十多岁.父亲德兴太子赵任怡是嘉庆帝二哥,成年就被元徽帝封为太子,只可惜英年早逝,不然皇位就是他的.俞王成年后不问政事,在家写写画画,沉迷于古董的收藏,对古董瓷器名家字画别具慧眼,只要是他过眼的,就能辨别其真假.是七才之一,俞王赵履堤的宝鉴闻名京城.
本以为是皇家派场,那知与一般官员无异.与刚才夏瞻的气派差得不止一个档次.俞王赵履堤一人先进到庄内,独自在一棵古树四周徘徊.
耿光鼎上前行礼,”见过俞王殿下!”.
这时俞王才回转身子,手拿着纸扇一抬,”国公不必在礼!我只是来看看这棵古松.”.
这符合俞王的格调,这古松是自己祖先开国宋国公耿挺文亲手种下的,到如今已是近二百年,除了太祖亲受的开国宋国公金册金印,也只以有这古松传承到现在.”王爷好眼力!我小时祖父就对我说,老祖要子孙好好护育这古松,只有它枝茂旺盛,我宋国公府才继续开枝兴旺.”.
俞王点头笑了,算是认同.”这符合开国老国公的性情,想当年别人都在争权弄利,他却寄寓山水草木,让人不禁仰望!”,说着又回头去看古松,遥想当年的情景.
耿光鼎只好陪着,他也好久没仔细看这古松,就当是自娱.
“国公不必相陪,我看会就自行离开.”,俞王说话时并未看着他.
“那太失礼!今日正好是愚人生辰,又有场击鞠赛,王爷可否赏光.”.
俞王听了马上回头,收起纸扇,然后揖手道:”这么巧!那得恭贺国公爷!”.
耿光鼎有点茫然失措,再次相邀,”王爷先去看球,然后留下吃酒.”.
俞王不禁有所为难,”如只有家人,本王与亲人可留下,如有朝臣,国公是知道我的准则.”.
耿光鼎一想有夏瞻在,俞王肯定不与他为伍.再说比赛已延迟,不能再耗下去.于是提议,”可否请王妃和内眷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