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凝道种,自有异象,天光洗礼,改易资质,化为适合修道的良才美玉。
四场考试,能脱颖而出者,都是对大道有所领悟,兼之心性上佳的修行种子,这一类大多都投入一流道脉之中。
除却数位真君嫡传之外,国中上下,大小道脉约莫有三百之数,道经科的秀才、举人,可以择一投靠。
童子试,由县中举办,三年一次,凡年齿十五到二十五,都可参与。
每三年一次,一人一生有三次机会。
一旦成了,就会授下一卷筑基所用道书,自此获得修行道法的机会。
就算以后不能进步,一辈子只是个童生,也羡煞旁人。
因为哪怕只是童生,每岁也有四两银的补贴,可以选择加入官府,竞争道官资格,获得官身。
如果本身资质不错,还有机会加入道脉,成为道脉弟子。
不得这个道经科童生资格,就没有资格修习道法,不是合法的修行之人。
哪怕你天资横溢,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前人遗泽,修成神通法力,也不被承认,只是个散修而已,处处被排挤。
当然,要是能在深山大泽之中,福缘深厚,获得古代大派遗留仙府,修成地仙,那自也有资格,获得承认,于各家道脉之外,自成一家。
如今大夏这三百多道脉,早就超出那二百多位海外仙人的数目了,其中倒有小半是这么来的。
大夏一十六州,道脉三百多处,平均每一州,都有二十多家大小道脉。
每三年,一县之地,童子试总是能出一二十位童生。
一州之地,粗略估算下来,每三年内,一两千位童生总是有的。
一国之地,那就是两三万童生。
这些童生,却只有十来位能得进士科,能自凝道种。
余下还有一两百人,稍加磨练之后,也有希望迎头赶上。
再下则是庸碌,不得不选择修法入道。
真种即道种,这一关须得自我证悟,经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