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心情好了,笼罩在群臣头上的阴霾也顿时消散了不少!
胡惟庸本人早在洪武十三年时就被处死了,朱元璋为何要等到十年后才清理他的余党,以至于现在搞得所有人都自顾不暇?
吉安侯陆仲亨在胡惟庸被杀的那一年就已经被牵连进案件中了,但朱元璋却放过不杀!
朱元璋说陆仲亨是老部下,是心腹,所以不忍杀,从他后来的冷酷表现来看,这当然是个笑话。
那么,为何要等到洪武二十三年时,才开始动手?
能跟着朱元璋反抗元朝的统治,又都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这些武将们,个个不算良善之辈,起码不会是那种能老老实实束手就缚的怂人。
而且,他们在军队中都有相当影响力,门生故旧遍布军中,泥菩萨还有三分土性,如朱元璋那般大肆杀戮,就不怕他们真站出来反抗?
所以,朱元璋要清理掉这些功臣,最核心的因素是要让他们无反抗之力,也就是军队不能乱。
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能解释上面的两点疑问,也能解释为什么朱元璋要等到洪武二十三年后才出手。
朱元璋在胡惟庸死后十年,才以“胡惟庸案”的名义杀掉那么多功臣,包括之后“蓝玉案”的无所顾忌,他的底气就一个,朱家皇子们都成长起来了,能够帮助朱元璋控制军队了。
在明朝成立后,战争并没有消失,西南边的云南方向,北边的元朝余孽,南边沿海地区的倭寇袭扰,都一直牵扯着明朝的精力。
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时,沐英还在云南征讨叛乱。
在沿海筑城防备倭寇的军事行动,也是到洪武二十二年才由汤和完成。
洪武二十四年时,傅友德、蓝玉等都还率明军在北方和西北方征讨元朝残余和当地的叛乱。
也就是说,明朝扫除边患的战争,在明朝正式成立后,还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
这二十多年里,朱元璋还需要桀骜不驯的功臣们帮助自己和大明朝征战四方。
在战争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