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巴布泰及时撤退的选择无比正确,但实际上,他已经无路可走了。
正如袁崇焕的分析,巴布泰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突破辽河套,劫掠当地的汉人获得补给之后,回到国内再谋其他。
就算自己穿过奴儿干回到辽东,丢失了辽河套的皇太极肯定会迁怒于自己,说不定一气之下将自己砍了都并非是不可能的。
长时间没有足够的食物,女真骑兵士气低落,根本无法继续战斗。
得到辽东之后,这些野蛮人被养刁了胃口,曾经的吃苦耐劳精神已经消失了不少,虽然比起后来入关的旗要好很多,但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同样快要承受不住了。
巴布泰不是没有尝试过去猎杀牛羊,但游离在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自从之前被女真骑兵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过后,就养成了集群放牧的习惯,面对可能达到数万骑兵的蒙古人,自己的女真骑兵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没有补给,天气恶劣,女真骑兵渴望回到家乡。
第二天清晨,右翼的骑兵甚至直接哗变,要不是巴布泰及时醒来,并让自己的亲卫队进行镇压,局势说不定就无法控制了,这些女真人很有可能在哗变杀掉自己后,用自己的人头向明军表达诚意,宣布投降。
这种情况下,巴布泰也很无奈。
他知道这种情况进攻辽河套完全就是送人头和战功,但他无路可走。
至少,战死沙场,比起被哗变士兵杀掉要更加有面子不是吗?
于是乎,就在士兵哗变后的中午,巴布泰立刻让大军准备进攻辽河套。
并不是说中午是进攻的最好时机,而是巴布泰不敢再等下去了,自己的亲卫队士气都快要撑不住了,要是再次爆发士兵的哗变,他可能就压不下去,只能被迫流亡或者被斩首。
与之相对的,袁崇焕率领的明军驻扎在辽河套,由于朱慈烁的再三强调,袁崇焕狠抓军纪,要求明军对百姓秋毫无犯,那些试图抢劫粮食的士兵都被袁崇焕以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