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公元年)夏初。
南郑,郊外。
东州兵大营驻地,校场。
刘循应邀,前来视察綦毋怀文最新的改进军械——连弩战车,三弓床弩车。
这已是他近一年来,第五次试装。
为了精益求精,追求最完美的战争利器,綦毋怀文力求把‘样机’做到最好。五次改良、完善、提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才邀请刘循前来观摩鉴证。
烈日当空,大营中士卒们受训的喧喝声仍然不绝于耳。
遮阳棚内,刘循大马金刀的坐在小板凳上,喝着小茶,脚边放着一桶冰镇杨梅。
身旁的张琪瑛拿着纸扇,为他扇风,悠哉自得。
只见,几座巨大的木车被马匹拉进校场,掩上灰色麻布。看其形态颇为奇特而诡怪,神秘兮兮。
一车需要五名士卒助推,一共拉了四辆过来。
站于一旁的綦毋怀文拱手称道:“主上,是否这就开始?”
“开始吧。”
刘循摆摆手,神情颇为期待。
张任、冷苞、邓贤、高宠、薛仁贵以及狄仁杰,一众得力部将全员到齐。
前四次试验新式军械,刘循只看了两次。第一次就已相当惊艳,只是威力稍差火候,技术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也相当明显。经过五次反复改进,他相信以綦毋怀文的能力,足可做到最好。
实样试验,虽说只有区区五次,可这位军械大师私底下的测试不下百余次!
可见此人,是个极其自律的匠师。
灰布掀开,三弓床弩车与连弩战车的全貌一一展示在众人眼前。
立即引起众将的关注,纷纷报以惊叹。
除了刘循,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战争利器,光是架势都足以震慑众人。
一辆战车,就需要名士卒的协力操作,看他们的身手已然娴熟许多,平日里的强度训练也体现了效果。
刘循的嫡系,待遇是益州军的近乎两倍,精锐亲卫如背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