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犯人,还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处置。
虽然东厂成立的时间,要比锦衣卫晚一些,但出于设立的根本原因,是朱棣想要让其监督锦衣卫,所以东厂一直凌驾于锦衣卫之上。锦衣卫指挥使见到东厂厂公,甚至都要行跪拜礼。
到了明朝中后期,特别是刘瑾、魏忠贤等大宦官掌权之时,锦衣卫指挥使的任命,甚至都要经过他们的允许。因此后来的锦衣卫,也不得不依附东厂,成为其手下爪牙。
值得一提的是,东厂这样一个坏事做尽的组织,其总部大堂竟然悬挂的是岳飞的画像,实在是讽刺。
这第三个特务(特权)机构就是西厂
西厂的成立时间就更晚了,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渐渐对东厂的工作感到很不满。有一次,道士李子龙潜入皇宫,差点伤了明宪宗,所以明宪宗认为,光有东厂保护自己还不够。
于是,明宪宗让自己的亲信太监汪直,从锦衣卫中挑选高手,专门负责保护自己。除此之外,还让他们到民间去刺探动向。为了与东厂进行区分,所以明宪宗就将这个有汪直带领的团队,命名为“西厂”。
由于汪直是明宪宗的心腹,加上他也很努力表现自己,立下不少“功劳”,所以西厂的在编人数,渐渐超过了东厂。如此一来,汪直就更有干劲了,只要民间有任何风吹草动,他就要大动干戈。有时候没有案子,他也要设法制造一连串案子出来。
明宪宗见汪直如此能干,就给他更大的特权,就是可以不用汇报,便能直接抓人,并且进行审讯。史书记载汪直当时:
“气焰熏灼,凡西厂逮捕朝臣,初不俟奏请。”
时间一长,冤假错案就越来越多,群臣对于西厂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大。汪直一时间成为所有人的公敌,也就这样慢慢退出政治斗争的舞台。
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由于宠信宦官刘瑾,所以西厂又得以重开。不过随着刘瑾的倒台,西厂也正式宣告关闭,此后再没有重启过。
这第四个特务(特权)机构就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