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伸到这三个地方,毕竟崇山峻岭相隔,实在不好固守。
一逢战乱,又很难支援。
可如果能将五十万大军回旋江畔,整个江南之地,便真真切切掌控手中。
龙且自信满满道:“不知越王可曾听说楚地民间有句谚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好!”
似乎感觉周旋的已经差不多,赵佗瞳孔一睁,拍案而起:“本王权且信楚国一次。还请贵国使臣下榻驿站,稍稍歇息,待本王调整大军部署,命人与尔等一同返境。”
“越王大义。”
临走之际,龙且、周殷两人笑了,深深行上揖礼,转身而去。
南越出兵,已成必然。
因为赵佗等待的天下大乱根本没来,大秦不危,南越必危,在这年月,利益至上,没有什么绝对的邦交忠心。
…………
隆冬腊月,天寒地冻,然而,咸阳城却是出奇的热闹。
自新政大力推行商业开始,街巷商肆频频增多,汇聚九州商旅。
骊山墓、阿房宫修建的如火如荼,数十万黔首前来务工,每日工时,均被记载在册。
出谋划策的,以军功封赏。
务工费按月结清,如此一来,民间活力,大大提升,商旅手中的货物更是供不应求。
秦苏早在离开咸阳之时,就已经推行了诸多以朝廷把控的商户开始向外兜售,放在后世,这叫国企。
最忙的就属治粟内史郑国了。
在这个官吏尚未细分,却行业频出的时候,诸多事宜,下面属官拿不定主意,大事小事,都得询问这位七十岁的老家伙。
皇帝不在,事关咸阳民生大计,老头除了照本宣科的推行之外,其他事宜,也放不开手脚。
但这都不妨碍咸阳的发展。
商户增多,房舍明显不够的问题,削弱阿房宫,逐步增加街巷房舍的修建。
按照皇帝的意思,要在一年内,将咸阳扩展至原来的两三倍,加强治安巡防,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