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半年之后,秦笛进入了三禅。
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三禅同样有三天,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
这一步,秦笛花的时间就有些长了,为了达到内心真正的清净,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
然后,他开始进入四禅的境界。
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
四禅有九天,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九天。
这一关,秦笛花了足足二十年。
等到完成的时候,还没有睁眼,就听见师傅虚云和尚道:“为师让你坐禅百年,没想到只用二十年,就完成了第一步。初禅天,因心中思想不定,所以外面有火灾;二禅天,对于禅定,生喜乐心,所以外面有水灾;三禅天,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风灾;惟独第四禅,所有内外过患,一切均无,所以诸灾不能降临身上。”
秦笛静静的坐着,依旧没有睁眼,耳边不断传来师傅的声音:
“接下来你不要起身,还可以继续坐下去。学佛四禅八定,你已经完成了四禅,算是结束了有色界的修行。后面开始进入无色界,开始踏入‘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
“何谓四空定?分别是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心想出离患难重重的色(色蕴物质)的牢笼,于是舍色想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识无边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相应。无所有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做到心与无所有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粗想(非想),又非无细想(非非想),做到如痴如醉,无所爱乐清净无为的境界……”
说完之后,虚云和尚又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