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科研院,离实验室最近的会议室中,刘院士站在主位上侃侃而谈。
“经过我们对彩电的研究,基本上可以确定彩电与录音机的生产地一样。”
下方,上次出现的大首长坐直身体。
“可以详细解说一下吗?”
刘院士点了点头:“可以。”
说着拿出两块大小不一的电路板。
“以电路板举例,从外表上看,两块电路板的大小不一样,彩电的电路板更大一些。”
“实际上,两者的电路走向、布局、材质、工艺完全相同,绝对是同一种机器生产出来的。”
放下电路板,他又拿出两个二极管。
“最明显的莫过于二极管,它们完全一样。”
“我甚至可以断言,两者是同一批次的产品。”
大首长颔首:“感谢刘院士的讲解,各位,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下方,还有五六位参加会议的人员。
其中就有宋父,以及上次出现的陈司长。
陈司长站了起来:“刘院士,我想问一下,以国内的科研水平,可以造出类似的彩电吗?”
“不可能。”
刘院士断然否定。
“国内或许可以制造彩电,但绝对制造不出实验室那种彩电。因为那台彩电中,使用了很多不兼容的零部件。”
“不兼容?”
宋父问道:“是用了劣质零部件吗?”
“不。”
刘院士神情复杂的摇了摇头:“恰恰相反,彩电中使用了很多先进零部件,那台彩电根本发挥不出那些零部件的所有性能。”
“也就是说,彩电中的零部件远远比彩电本身先进。”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大首长好奇的问道。
刘院士毫不迟疑。
“只有一种可能,彩电生产地的电视机水平,远远超过实验室中的彩电,所以才会用先进的零部件代替老旧零部件。”
如果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