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卫肃问道:“卫大人,本王有没有说错了什么?怎地大家都不吭声了?”
这话看似是赵启年少天真地无心一问,实则是把今日设宴的一切责任往卫肃身上推了个干干净净,委实滑头到了极致。群臣以为卫肃是今日这场戏的幕后总导演,原本还只是想当然的猜测。听赵启这么一问,十个人里头有十一个认定就是卫肃教唆他的杰作了!
卫肃讪然一笑,起身垂头答道:“王爷深明大义,臣极为钦服也深感认同。臣不知诸位大人因何缄默,恕臣斗胆臆测,诸位大人地感受理应与臣并无两样。”
谁说武将就不会玩心眼?卫肃的话妙就妙在“理应”二字!
赵天养立马闻风而动,跟着起身冲赵启遥遥一礼道:“王爷,臣亦认同。”
众臣这才嗅出了点气味:站队的时候到了!
赵天养表态之后,禁军副将张天行和另一位赴宴地禁军将领紧随其后,接着是五位内阁宰辅大学士当中有两位附议,六部尚书与几位寺卿也有近半数同声附和。附议的人虽然稀稀拉拉,却眼看是越来越多。其实这些人也未必就全然是死硬太子党,有的人只是想着混过这一关,力争不缺胳膊少腿的出得宫去,先回家过几天平安日子再说。但王雨农、徐文瀚、杨致、福王、耿等几位关键地大佬仍自岿然不动,也令不少人为了是否要继续坚持稳一稳,而在心里激烈交战。
突然有人朗声道:“微臣倒是以为,王爷的话不是那么说的。”
总算听到有不同的声音了!殿内气氛刚刚热闹一点,登时又陷入一片寂静。众人凝神一看,不是杨致又是谁?王雨农与徐文瀚不由眉头微皱,福王与耿等人却是两眼一亮,精神大振。
赵启一愣,眼睛都不眨的将球踢给卫肃:“是吗?卫大人,你听见飞虎侯的话了么?”
卫肃瘦削地脸上微一抽搐,下意识的往殿外瞟了一眼,平静地道:“飞虎侯,王爷的训谕句句在理,有何错处?王爷都说了那些只是大逆不道地谣言,此节关乎君臣大义,若非证据确凿,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