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概多少?”
朱亮想了想,说道:“算上种田,村里总计一百零户,每家每年的收成差不多有三十两。”
听他这么一说,朱元璋不由的点点头。
农户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普通客栈里打工的店小二,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一两,一年下来也才十两左右。
更别提普通的老百姓。
光靠家里种田,收入只会更少。
朱家庄每家每户一年能有三十两银子,收入是相当可观的了。
朱元璋心里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随即。
他又好奇问道:“你刚才说的‘入股’是为何意啊?”
早在前几天到沛县,就听到有百姓说起这个词。
朱元璋也一直没搞懂。
朱亮好心的解释道:“入股这大概意思就是说,起初我们这作坊也就一两个,只够自产自销。”
“孟大人他带着银子,投给作坊,扩大了规模。”
“之后每年,孟大人他有权利分走作坊赚的一部分钱。”
经过朱亮这么一解释。
朱元璋也弄懂了。
可是很快。
他又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眉头一皱,沉声道:“孟胤当初只给了你们一次银子,但是之后每年你们都要白白的给孟胤分一部分收入?”
在朱元璋看来,这似乎有点占便宜了。
但是。
接下来他听到朱亮的话,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朱亮点头道:“是啊。”
“我们村的作坊加起来,每年要交上去给孟大人的钱,大概有万两白银。”
话音刚落。
“什么?!”
“万两白银!!”
朱元璋眉毛都气炸了。
浑身也在颤抖着。
此时此刻他内心已经狠狠的骂了起来。
该死的孟胤!
一个村庄一年都要贪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