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有讨要压岁钱的习俗。
这种压岁钱,不是长辈给的,而是向邻居索要的,一群孩子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送祝福,说吉祥话,总能有收获。
王卫东小时候,最期待大年初一了。
天蒙蒙亮,就领着弟弟妹妹,挨个向邻居要钱,一家一毛钱,整个大杂院串下来,就能丰收一块多。
稍大一些,上了小学,认识的人多了,王卫东就更厉害了,领着南锣鼓巷的兄弟,整条巷子的讨钱。
一个上午下来,不论是瓜子、花生、糖果,总能揣满兜,还能挣下十几块钱,让整个南锣鼓巷议论纷纷,说“王腻子家的二小子,鬼精鬼精的”,大年初一看见他就头疼,偏偏还没办法拒绝,只能硬吃哑巴亏。
可惜,长大后,这种福利就消失了。
现在,看见西瓜头少年,领着一群小孩子,涌入客厅里,满脸喜气洋洋,冲着王家众人作揖拱手,说着吉祥话,王卫东不禁泛起感慨。
“这是棒梗?”
王卫东细细打量着那西瓜头少年。
虎头虎脑的,身材挺壮实,穿着淡绿色棉袄,新棉鞋,脸蛋红扑扑的,非常精神,一看就不好惹。
王卫东参军的时候,棒梗还小,整天被秦寡妇牵着,生怕出了意外,两条鼻涕吸溜吸溜的,十足的“孬模样”。
没想到,现在长成了这幅模样。
看起来,秦寡妇没少投喂这小子,吃了不少好东西呀。
“过年好,过年好。”
俗话说得好,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当年是王卫东的天下,现在是棒梗的时代,客厅里被小孩子挤满地方,不断作揖拱手说吉祥话,韩秀芳立即笑容满面,掏出准备好的果盘,将瓜子、花生、糖果,向孩子们散去。
没多久,再掏出准备好的压岁钱,一毛钱一毛钱的散去,让一群小孩子满载而归,欢天喜地的离去。
看着棒梗等人,像一窝蜂的涌出去,韩秀芳不禁道:“幸亏,南锣鼓巷没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