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诏书。
“近日,朝堂事多切杂,临时设军机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
“以后从各州的折子不必送到中书省,直接送进军机阁,因为是临时组织,不必给与职位。”
众文臣看着诏书,似是屠刀隐隐悬在头顶,却又如深处云雾一般看不清朱元璋的真正想法,众人连忙找朱升请教。
现如今,胡惟庸与李善长皆被朱元璋以雷霆手段诛杀,皇帝眼前的红人,就只剩下了朱升一人。
当年朱升的权力不少于胡、李二相,朱升能活到今天自然有他的处世之道。
见众人蜂拥而至,朱升被吓了一跳。听完众人的话以后,才笑着说:
“陛下三联诏书以下,万事已成定局,曾经陛下做事讲究一个稳准狠,不拖泥带水,不讲情面,如今更添一抹筹谋在里面。”
众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什么。
朱升见众人不说话,继续道: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想知道,当年两位丞相都被诛杀,我是如何逃过一劫的,我只告诉各位:克己。克己方能长生。”
魏国公徐达站出来,有些不满道:
“我等身为臣子,自然要听君命,清君侧。刘先生让在下克己,实在是做不到!”
众人纷纷附和,朱升看着文臣们抱团取暖的样子,笑道:
“为人臣,清君侧重要,听君命更重要,试问各位,封戚祥长子次子真的重要吗?各位据理力争,无非就是拉着自己的面子不放。企图抱团左右皇帝的想法罢了。”
徐达和众文臣正要矢口否认,朱升不等他们开口,有些不耐烦道:
“如今皇帝雷霆之威降临,诸位听我解释完以后还是不走,无非就是想问一个重新站稳脚跟的方法。”
“皇上已经不和同日而语,诸位心里的算盘就都收了吧!”
“我只和各位说一句,今时不同往日,皇宫要面临巨大的改变,若是不能乘上改变的船,那就只有被水淹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