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宋濂都看不下去了,请旨朱元璋能否把自己的一份转给刘基。
朱元璋却是玩味地问道:“宋先生以为,诚意伯为何?”
宋濂恭敬地回答:“伯温兄自然为大明儒士。”
朱元璋却是不赞成地摇了摇头。
刘基顿时心中微凉酸楚。
朱元璋转向李善长问道:“韩国公以为呢?”
“伯温兄自然为大明谋士。”李善长笑道。
朱元璋只是喝了一口酒,不置可否。
一边的衍圣公孔希学看了刘基一眼,眼中尽是不屑。
朱元璋看到他的表情,自然也少不了问他。
孔希学只是笑道:“诚意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然是了不得的术士。”
朱院长闻言,哈哈哈大笑起来,更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赞同孔希学的话了。
刘基作为开过功臣,自称儒士,竟然被衍圣公戏称为江湖术士。
这简直就是羞辱。
宋濂,章溢等人都觉不妥,奈何朱元璋在兴头上,孔希学又是衍圣公,他们又都是文臣儒士,自然不能不敬孔子后人,所以都不便给刘基分辨。
只有刘基,心中酸楚却是一言不发。
他陪伴皇帝十余年,为他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临了了,得了个术士称号。
众大臣都面色各异,只有胡惟庸笑意盈盈,就连脸上之前因为中毒而未消的疹子都变得高兴了起来。
“说得好!”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个黑袍男子推门而入,完全不顾君臣礼法,可是他鼓掌走到刘基身边的身姿又是如此挺拔而又彬彬有礼。
仅仅是从大门到席间的距离。
男人的脚步沉稳。
却像是一步步踏在了众人的心尖上,让人一阵刺痛,一阵沉默。
和官员们相反的,一众女眷们的目光全都被他的身影吸引,之后都变得有些失神,再之后一个个都面红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