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了三大爷一句。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看着被揍的不成人样的阎解成,刘光齐感叹了一句,然后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朝后院走去。
一夜无话,第二天刘光齐骑着从白家借来的自行车带着刘光天刘光福,跟在老刘的的屁股后面朝刘家村赶去,至于刘光孝夫妇俩早在小年的时候就已经回去了,毕竟药行又不是钢厂,没那么重的生产任务。
因为前两天刚下了雪,所以回去的路并不好走。连着摔了几跤后,走着走着就真的成了走着,只有在路好的地方才能骑上那么一段。
平时骑车一个多小时路,今天硬生生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走到家。幸好到家的时候,刘光孝夫妻俩已经把他们把家打扫干净,为他们剩下了不少功夫。
“大伯,今年等今年收完麦子,记得通知我,我准备在我妈那两亩地里种点东西。”
大年三十年老刘一大家子正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刘光齐突然跟刘海柱提出了一个要求。
“你要种啥,高粱还是糜子。你说,到时候一块儿种,这样长势好。”
刘海柱呷了一口老刘从城里带回来的酒,满不在乎的问道。
“我准备种玉米。我不过我种到这个玉米跟你们种的玉米不一样,到时候你们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刘光齐在空间里种的玉米已经成熟,一根玉米棒子一共种出了五百多斤玉米,这还是不带玉米棒子到的重量,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磨面的方式把玉米棒子也算进去,那么这一根玉米棒子,一共产出了八百多斤粮食。
这个产量又燃起来刘光齐在这个时代提高产量的想法。当然坚定刘光齐信念肯定不光是一腔热血。
而是一份剪报,那份剪报因该是刘光齐的爷爷当年收藏的,上面报到了一个消息,在1954年秋天,SX省醴泉县烽火农业生产合作社的51亩多玉米地,平均亩产达到566斤多,其中有1亩多的丰产地亩产更是达到了1500斤。
这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