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条一条的看,结果让他发现,他阅读的速度比之以前要快上很多,最关键的是,看过之后,再回想,大多数都还记得,最起码印象比较深。
石梓梅知道,这和精神力提升有关。
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石梓梅对于翡翠的认识总算有了一点脉络。
翡翠是玉石的一种,准确的说是硬玉,产自缅甸,由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中低温高压力下形成的,价值有高有低,极品翡翠能达到宝石级别,动辄几百上千万,比如玻璃种,帝王绿等,劣等翡翠雕刻成饰品后可能只有几十块钱,甚至够不上工钱。
翡翠的价值主要由种、色、水、底、工决定的。
种水由高到低,大致可以分为玻璃种、高冰种、正冰种、冰种、糯冰种、糯化种、细糯种、粗糯种、豆种。石梓梅买的翡翠佛公就是糯化种,属于中低档翡翠。
色指的是颜色,二十年前,一般都是用几分色来形容的,但是近年来,翡翠的商业化,给颜色赋予了很多名词,比如帝王绿、正阳绿、阳绿、苹果绿、黄杨绿等。
水指的是水头,就是翡翠的透明度,三分水为最,透光深度大约毫米,二分水次之,透光深度大约毫米,一分水最差,透光深度大约在毫米,透光深度低于毫米的,就称之为水干,水差。也有将之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的。总之透明度越高,翡翠的价值越高。
底,一般指的是种、水、色的综合表现,一般有种老、色辣、水长、底子干净等说法。
至于工,自然就是雕工,雕工现在有分手工雕和机雕。前者用工时间长,后者适合大批量,价格而言,前者高于后者。以石梓梅买的翡翠佛公为例,手工雕,尤其是找有名的大师,费用可能是几百上千,甚至上万,主要看翡翠的材质。机雕的话,量大的情况下,成本可以控制在一件几十元。
虽然机雕技术相当成熟了,但是对于好的翡翠,手工雕依然是首选,“三分料,七分工”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