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上他们。
玄箜突然说:“仙友说灵根不存在,不是说灵元亲和倾向,并非人人相同。而每个人的灵元亲和倾向,乃是天授,却可改变。不知玄箜如此理解,对否?”
林琅投向她的眼神,满是赞赏。能这么理解,也不用他多费口舌了。
“没错。这便我所说的灵元有灵。灵元是何物,恐怕无人能真的说个明白。在我心中,灵元亦如生灵,有悲欢喜怒,甚至有更多情绪。不同情绪,灵元表现各异。既有情绪,当然便会选择。亲和度高之人,或者常说的灵根好的人,天然比亲和度低之人更容易吸收转化灵元。”
玄箜想了一会,点头说:“灵根人人皆有,世间万物也有,只有优劣之分。如此确实可以解释得通灵根的真源。”
林琅点头说:“林某正是此意。若说灵根出众之天才,那年不出几个?可实际上,那些天才到最后,又有几个真正达到师门期望?恐怕十不足二三吧。”
“门中每年确实都能收录不少天资出众之人,然修炼进境达到预期的并不多。”
玄箜这时也想起宗门中的那些弟子。可以说,毓仙门七十二峰,基本每隔几年就要收徒,宗门中长老也会收徒。每年被收作内门弟子的,不下百人,无不是天资出众之人。
然而能成才的不足七成,能达到师长期盼,更加是寥寥可数。
面对这种情况,通常都会以年轻弟子心境不稳等等理由解释。如今看来,恐怕另有内情。
玄箜看了一眼邱恒。这个凡俗尘缘后辈,在宗门择徒靠校时,表现并不好,天资也平平。可谓底子并不算好,如今更是早过了修炼最佳年纪,却出人意表,修为进境来了个突飞猛进。进境远比同龄或同修为境界的人,都要快。
似乎也在证明林琅的论点,灵根虽是天生,却并非修炼的前提。甚至灵根与灵元吸收转化的作用,远不止修真者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只是如果认可林琅这论点,日后修真界便要大乱了。至少,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让各个宗门